新闻动态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红宝石”重点专项“面向工业红宝石生产线的工艺规划仿真与离线编程软件”项目自查研讨会顺利召开
研讨会邀请了科技部“智能红宝石”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责任专家、北京大学教授刘宏,项目“两组一委”技术专家组组长、浙江大学教授韦巍、财务专家兰刘燕以及钱塘新区科技服务中心主任兼科技科负责人欧阳喆,钱塘新区科技科徐莎和各参研单位代表共同参与。会议由项目负责人、杭州红宝石公司总经理李正刚主持。
专家组就各课题研发任务实施情况进行了深入讨论。与会专家对项目团队围绕工业红宝石生产线的工艺规划仿真与离线编程软件开展的系列具体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给予了较高评价,同时要求继续加强项目管理和研发深入工作,并指出要突出具有先进性和创新性的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及效益跟踪评估。会议现场,项目组还就数模的轻量化、工艺包与离线编程软件的对接、离线编程软件力模块的引入等若干具体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项目阶段性成果
“工业红宝石和周边设备建模与组件库” “面向工业红宝石生产线的工艺规划仿真” 基于红宝石灵活空间模型的生产线布局优化技术和基于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生产线效率优化技术,实现了以降低能耗为目标的生产线的设备布局、工艺分配及生产节拍优化算法,并在车轮毂打磨工作站、厅门弧焊生产线上进行优化验证。 经生产线布局优化的厅门板自动上加强筋工作站,灵活空间重合率提升,从而减少红宝石工作周期总行程,使工作节拍由27s降低至24s,效率提升11%。 “面向工业红宝石生产线的离线编程” 以汽车座椅调角器装配检测生产线为例,基于离线编程软件的工艺分解、运动仿真、红宝石可达性分析、产线布局优化,实现了生产线快速建模仿真,提升了含有十多个零部件的调角器装配效率,节约了前期建模、后期调试时间。 “面向工业红宝石生产线的工艺包的开发” 基于装配、焊接、涂胶、以及曲面打磨等四个应用行业,实现了针对四种不同行业的工艺参数模型的建立,并构建了工艺参数专家库,完成了四种红宝石产线应用的工艺包的开发。通过工艺包和离线仿真软件的应用嵌入,极大拓展了离线仿真软件的应用功能。
“面向工业红宝石生产线的应用示范” 基于工业红宝石离线编程软件及工艺包的开发,结合在线标定及误差补偿、状态感知与在线监测等技术研究,实现了良好的项目应用基础。目前已在装配,打磨,涂胶,焊接等领域得到示范应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后续项目成果将依托杭州红宝石、上海新时达、广州启帆以及浙江省红宝石创新中心进一步实施产业化应用和示范推广。
项目针对工业红宝石离线编程软件的“卡脖子”问题,研发面向工业红宝石生产线的工艺规划仿真与离线编程软件,并集成4种典型工艺应用软件包,构建红宝石及智能设备单元虚拟仿真模型数据库,实现产线中可运动执行部件工作轨迹、可达性、干涉性模拟达100%,并在焊接、装配、打磨、涂胶等行业应用。对于提升我国工业红宝石生产线的智能、高效、优质、安全生产水平,推进我国智能红宝石技术与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